水稻欄--水稻洪澇害的補救措施
發(fā)布時間:
2022-01-07 13:25
來源:
水稻欄--水稻洪澇害的補救措施
水稻孕穗至抽穗開花期是大雨洪水暴發(fā)季節(jié),水稻易受洪澇危害,特別是山區(qū),丘陵區(qū)的沖田和溪河沿岸稻田的水稻受害較重,若不及時采取補救,將使受災水稻嚴重減產(chǎn),甚至顆粒無收。
1.水稻苗期遭洪患,應立即排水搶救,使苗尖盡快露出水面,縮短淹沒時間,以免悶死秧苗。但是在高溫烈日時不能一下子將水排干,田間應保留適當水層,使稻苗逐漸恢復生機。如果一下子將田水排干,因稻苗浸沒在水中的時間較長,生活力弱,莖葉柔軟,易曬蔫或曬死,反而加重了災害造成的損失。若遇連陰天可一次性將田水排干,促進秧苗恢復生長。
2.孕穗期受淹,主莖已死,頂端生長受阻。此時應及時追施適量的速效肥料,促使稻株地上莖節(jié)上的潛伏芽早日萌發(fā)成為分枝,抽穗結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。
水退后,早晨到田邊檢查,如葉尖吐水珠或呈弓形不倒的“駝背秧”是有生機的表現(xiàn)。只要加強管理,可以獲取一定的收成。
3、對尚未抽穗受淹沒的稻田趁洪水退時應邊排水邊洗去莖葉上的泥污,并保持淺水泥層,2—3天后畝用富爾655液肥40—75ml對水400—600倍液葉噴。 在水稻破口期和齊穗期各噴1次農(nóng)藥,第一次畝用5%井岡霉素1100克或20%三環(huán)唑100克,加甲胺磷100克,第二次改加葉蟬散乳劑100—150克,對水80—90公斤噴霧,可兼治紋枯病、菌核病和葉蟬、飛虱。
4、被洪水淹沒時間較長(抽穗或未抽穗)的水稻穗子已經(jīng)壞死,但稻株尚好的,稻株都能長出新的腋芽,可將其上部割去,蓄留再生稻。稻樁保持33—40厘米,然后根據(jù)苗情酌情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。后期根外噴施磷鉀肥1—2次,只要防治好病蟲害,每畝仍可收獲稻谷200—300公斤。
上一頁
上一頁
其他內(nèi)容
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版權所有 ? 2024 齊齊哈爾市富爾農(nóng)藝有限公司